2014年7月18日至20日,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大学素质教育研究分会在甘肃兰州举办了第二期“大学通识课程建设讲习营”,我校思政部金涛、张海老师参加了会议。参会老师积极与其他院校交流,探索理工类职业学校通识教育的实现形式。

此次讲习营是为了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战略,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加强优质教育资源开发和普及共享,建设一批有特色、有水平的通识课程。会议聘请了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及其他国内通识教育课程建设取得成果的院校专家进行经验交流,既回顾了中国大陆高校通识教育的历史,又分析了大陆通识教育的现状及通识课程建设中遇到的若干问题;既介绍了国外通识教育的现状,又分享了国内通识教育建设的成功经验(如北京大学元培学院等)。

我校参会老师积极与各职业学校的老师讨论交流,探讨职业学校如何进行通识课程建设和通识教育实践。结合我校和大多数职业学校的具体实际情况,提出职业学校进行通识教育需做到两个结合:“通识教育与思政课教育的结合”,“通识教育与职业教育相结合”,“通识教育与传统文化教育相结合”,“通识教育与慕课相结合”。前者需要在思政课教育中要有“通识意识”,即在提高学生的政治素养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表达、写作及独立思考和分析问题等综合素质;后者则在强调职业教育的同时,必须立足重视全人教育,不能厚此薄彼,而要相得益彰。
近年,思政部一直重视通识教育课程建设,既注重在思政课堂培养学生语言表达、写作以及独立思考和分析问题的综合能力,又积极努力打造人文通识教育平台,为学校通识教育提供更多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