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信息 >> 正文
这门茶艺课值得一品
发布时间:2019-03-31 发布者: 浏览次数:

为了进一步提高通识教育的教学质量,寻找更为适合通识课的教学方法,马克思主义学院通识中心董霞老师在讲授《中国功夫茶文化》课程时,大胆创新,一改以往只进行理论教学的授课方式,采取课堂实践的方式,使同学们在茶艺实践活动中,领悟中国功夫茶的意境,感受茶文化的魅力,真正明白中国茶文化的幽微精髓。

董老师先对中国茶文化的历史进行了一番概述,并对中国茶文化历史上最重要的三种饮茶方式,即唐代的“煮茶法”、宋代的“点茶法”、明代及其以后的“泡茶法”进行了详细讲解。随即便进入实践环节,给大家演示宋代的“点茶法”和明代及其以后的“泡茶法”。

演示完毕后,董老师便让同学们上来端茶,在端茶过程中,同学们积极主动,异常活跃,并主动提问,询问端茶的手势以及品茶的方法。董老师对这些问题都做了详细的解答,并一一做了示范。随后,同学们便开始“品茗”。

在第一轮的端茶和品茶结束后,同学们在董老师的指导下进行点茶和泡茶。这个环节同学们跃跃欲试,无比兴奋,积极主动的参与到这堂别开生面、迥异以往上课方式的茶艺实践活动中。虽然同学们泡茶方式和点茶方法还不太娴熟,但他们这种主动获取知识的态度,积极求学的精神,让前来听课和观摩的通识中心主任范建荣教授深有感触,他指出只要不断改变教学方法,完善教学手段,就能增强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就能化被动为主动,真正学到知识,提升能力,使通识课成为对学生成长成才的“金课”。

同学们在充分享受了点茶和泡茶的过程后,董老师开始对茶艺实践活动进行点评和总结。在同学们品茗意犹未尽之余,董老师趁热对中国当茶文化的根本精神“正、清、和、雅”进行了解读,使同学们在茶艺实践中真正领悟到“中国茶艺文化”的核心和内涵。

当然,正如茶道是文化的载体一样,学习茶道,是为了更好的感受中国文化,更进一步领中国茶文化的本质,而茶艺实践课也是众多通识课程的课堂形式的表现手段之一,其目的为的是探索一种更为适合通识教育的创新手段和教学方法,更好的提高通识科教学质量。(编辑:李雪丽/审核:周子善)

Copyright © 2013-2014 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研究部      

地址:广东省珠海市唐家湾金凤路6号   邮编:519085

      

联系电话:0756-3622640   传真电话:0756-3622639  邮箱:zhbit_szb@126.com